2017-9-22 02:14
宅~有何不可
昂山素季為何被美國“先粉後黑”?關鍵在於中國
原標題:被美國捧成“民主女神”的昂山素季,為何被西方媒體“一路狂黑”?關鍵還在於中國
8月底,羅興亞救世軍襲擊瞭緬甸若開邦數個警察哨所,緬甸軍隊和警察的反擊與清剿行動,導致大量羅興亞難民逃往孟加拉國,這被認為是羅興亞人過去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逃亡”。
當地時間9月19日,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首次就羅興亞人問題發表電視講話。期間,她表示譴責一切侵犯人權的行為,對逃到孟加拉國的羅興亞穆斯林感到“擔憂”,但緬甸不懼國際調查,並會努力調解羅興亞危機。
近日以來,由於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事件,多年來被西方戴上“民主女神”“人權鬥士”桂冠的昂山素季,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一路狂黑”。
乍看上去,美國人批判昂山素季及其領導的全民盟政府對慘案不作為,好像還有那麼一點點道理。
然而,事情的全貌真是這樣的嗎?
文| 趙衛華 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img]http://imgcache.sina.com/?s=X6lwV5kH5rVfRoHEw50YI33UxrEsQ4zc670cRoUn6sx7QpkD8swbUpk38sBfap07AsBsjq0f%2BtxnTrkoQxCrWqEgQsi3Trkj7wxojrkz93VsK7Hz7tDcYqEf63U%2FVq0f46FgG2RfK[/img]
[b]“女神”忽然成瞭炮轟對象[/b]
長期以來,昂山素季被西方特別是美國輿論界譽為“緬甸的希望”、“民主女神”、“人權鬥士”,受到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西方媒體有意無意的塑造之下,她冉冉升起,成為一顆廣受追捧的政治明星。
在美國老百姓心目中,她是反抗緬甸軍人獨裁統治的鬥士、是以非暴力形式追求民主自由的進步人士、是維護各族平等權利的英雄。
因此,她拿到瞭頗耐人尋味的諾貝爾和平?,並成功地打瞭一場漂亮仗,成為緬甸民盟政府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
然而,這位西方眼中的“女英雄”執政剛剛一年半,美國人對她的態度就發生瞭大轉彎。
最近數日,若開邦信仰佛教的原住民和信仰伊斯蘭教的羅興亞移民之間衝突不斷。
羅興亞救世軍發動瞭數十起襲擊事件以及隨後緬軍對羅興亞武裝分子的進攻,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也導致緬甸局勢進一步複雜化。
對於此事,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以《緬甸曼德拉的升起與隕落》為題,絲毫不留情面地表達瞭對昂山素季的不滿和失望。
不僅如此,一時間,西方媒體幾乎一邊倒地指責昂山素季。
“她作為緬甸事實上的領導人,應該為衝突和屠殺的發生和蔓延負責”;
“她不應該在羅興亞人事件上保持沉默”;
“應該撤銷昂山素季的諾貝爾和平?……”
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輿論攻勢,原來力挺昂山素季的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傢政府卻沒有按往常那樣,為她站臺。
[img]http://imgcache.sina.com/?s=cvbX5wex2n%2BdFfsq60fADhzK7RrhKkZZ34rR2QHj5TvjMhXq3gtF9o65JlpOarsPPUhaaXoZeVbg9pY4%2BR3cLUgXOhXa6kuVAoKpMk6OWyAUFlDpGT6RSWac30L06R3%2F3hDICuEGF[/img]
[b]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b]
對美國而言,實打實的利益遠比意識形態異同更為重要。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認為,長期以來,美國的亞太政策的核心之一是避免在該區域出現挑戰美國的霸權的國傢,這一政策不會因政權的更迭而改變。
“兩面下註”是美國的慣用伎倆,在緬甸運用起來自然十分嫻熟——為達成目的,美國政府向昂山素季及其領導的全民盟與軍人集團控制下的鞏發黨政府都伸出瞭“友誼之手”。
2012年11月19日,奧巴馬對緬甸進行訪問,會見瞭時任緬甸總統吳登盛和昂山素季。奧巴馬此行不僅是要表達對昂山素季的支持,更深層的目的是要與當時軍人集團當政的緬甸政府緩和關係,從而在中緬之間打入“楔子”。
可以說,美國對昂山素季的失望,早在全民盟贏得政權之前就已經初露端倪。
隻不過,當時美國以為:懷有西式民主價值觀、親西方的昂山素季上臺後,會比軍人集團更好控制,同時,會更為積極地站在美國一邊、支持美國搞“再平衡”制約中國。
因此,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政界和媒體,均毫不吝惜地盛贊昂山素季,併?她提供支持。
而這次西方媒體對昂山素季集中炮轟,美國政府卻選擇瞭袖手旁觀,原因主要在於:
女神不乖瞭,美國生氣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是美國對昂山素季執政一年多來沒有按照其預想藍圖行事的一次集中爆發。
昂山素季獲得完全自由、正式投入選舉之後,在對華政策主張上,並沒有帶著緬甸走進美國預設的戰略軌道,而是提出瞭較為務實國內政策:
在國內民族問題上,昂山素季繼承其父昂山的衣?,主張召開21世紀彬龍會議,通過建立一個緬族和各少數民族平等的多民族聯邦國傢,給予各少數民族平等的權利來實現國傢的和平穩定;
在對外政策上,昂山素季主張和中國保持友好;
在緬北問題上,堅持與中國的合作,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問題。
其實,這些政策主張對實現緬甸國內的和平很有好處,並且,有利於“一帶一路”在緬甸的推進及塑造穩定繁榮的周邊環境。
然而,這恰恰不符合美國與緬甸國內某些反華勢力的“胃口”。
原來處於備選位置的軍人集團逐漸成為美國拉攏利用的對象。
[img]http://imgcache.sina.com/?s=vjMZ9lNc2U8I5UwZtibBwjgpuUrV4kcx3kbF5U983VYk4VNY5VXFKVt1NV5QBaOI5ZpQ%2FaN08VoJLVe88XYVLZ%2BI4aJgAWd8%2FZ4s7W986g8VynwI7WaFAWtE3g7o9VtQ1jsJui60H[/img]
8月30日,在緬甸若開邦孟都地區,士兵在被燒毀的房屋外警戒。
[b]美國雙重標準之下的“敲打”[/b]
實際上,從1989年到2009年,緬甸軍人政權陷入空前孤立,這一時期,他們和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
在被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世界孤立和制裁的情況下,隻有中國接納和支持緬甸,對其採取瞭友好政策,幫助緬甸渡過瞭難關。
即便如此,緬甸軍人集團對中國提出的“維護緬北各少數民族民?的合法權利、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緬北問題”的主張仍有疑慮。
於是,緬甸軍人集團跟慣於兩面下註的美國一拍即合,兩者逐漸形成默契。
羅興亞人問題也並非始自今日。
若開邦信仰佛教的原住民和信仰伊斯蘭教的羅興亞移民之間長期不和,緬軍對羅興亞武裝分子的清剿則使局勢變得更為複雜。
但這次美國和西方媒體以及部分相關政界人士?口一致地指責昂山素季和全民盟政府不作為,卻很少直接抨擊緬甸軍方。
實際上,昂山素季和全民盟已經執政一年多,始終無法有效控制緬甸軍隊,在很多議題上都不得不看軍方眼色。
這一點,西方媒體和政要並非不知道,隻是裝作看不見。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判斷孰輕孰重的根據,完全在於美國的利益。
到這個地步,美國即便沒有完全拋棄昂山素季,想必也帶著些“敲打”的意思,順便還能給緬甸軍人集團免責,進而拉拉關係。
一舉多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