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7 02:04
宅~有何不可
崔龍海訪俄或為金正恩“探路” 分析稱朝俄關係升溫
原標題:崔龍海訪俄或為金正恩“探路” 朝俄“要好”?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朝鮮和俄羅斯宣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特使、勞動黨中央書記崔龍海於本月17日至24日訪問俄羅斯。崔龍海經常陪同金正恩視察,去年並出訪中國,受到器重。分析認為,崔龍海此次赴俄目的在於為金正恩與俄總統普京的相會“探路牽線”。近期,朝鮮頻頻施展外交身手,試圖從多方打開局面,策略引人關註。
為何選擇崔龍海作為特使?
自金正恩執政以來,崔龍海是出訪俄羅斯的朝鮮最高級別官員。此前,朝鮮外務相李洙墉曾於今年10月初訪俄。另外,朝鮮人民武力部部長玄永哲11月初赴俄出席前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的90歲生日,期間曾與普京會面。
關於“為何選擇崔龍海作為特使”的問題,韓媒分析稱,崔龍海近期多次陪同金正恩視察,是金正恩最信任的親信之一。同時,去年5月,崔龍海曾以特使身份訪問中國。如果朝鮮希望為金正恩與普京的首腦會談做前期準備,那麼崔龍海將是最有經驗而且最適合的人選。
崔龍海出生於1950年,2012年被任命為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該職位被認為是朝鮮軍方內部的最高職位。崔龍海也因此作為朝鮮的“二號人物”、政壇新星受到媒體關註。今年4月,他在朝鮮第13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但5月初即被黃炳誓取代軍職,轉任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後兼任國傢體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長。
在金正恩的最近幾次露面中,崔龍海均陪同在側。從10月28日到11月15日,金正恩先後視察瞭體育場、軍人食堂、飛行訓練、食品材料工廠等,朝中社在每次報導時都會提及“崔龍海隨行”。尤其是在10月4日,崔龍海作為朝鮮代表出訪韓國仁川,與韓國政府官員就高層會談事宜進行瞭商談,在外交場合表現活躍,被朝鮮寄予外交希望。
崔龍海訪俄期間談些什麼?
外界最關心的是“崔龍海是否肩負著促成朝俄首腦會談的特殊任務”。韓聯社稱,崔龍海此行有可能是為金正恩訪問俄羅斯“打前站”,他在訪俄期間可能會受到普京的接見。
外媒對朝俄外交動向持續予以關註。今年8月,外媒稱金正恩或在8月底或9月初訪俄,與普京會晤。但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隨後否認瞭這一消息。然而,朝鮮外務相李洙墉10月初訪俄並與拉夫羅夫會面,拉夫羅夫並沒有排除金正恩首次出訪選擇俄羅斯的可能性。
事實上,自金正恩成為朝鮮最高領導人以後,還從來沒有公開與外國領導人舉行首腦會談。韓媒稱,如果金正恩真的與普京成功實現首腦會談,這將成為朝鮮與俄羅斯進入“蜜月期”交好的標誌性事件。分析認為,這或許意味著東亞政治格局也會變化。
除去有關首腦會談的猜測,俄羅斯官方對崔龍海訪俄期間的對話內容做瞭說明。俄外交部說,崔龍海訪俄期間,雙方將探討提高政治對話級別、提升經濟貿易合作水平的途徑,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安全局勢,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等。
訪俄期間,崔龍海還將到訪俄遠東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俄媒報導稱,朝鮮準備在哈巴羅夫斯克長期租用15萬畝農用地,從事糧食、蔬菜生?和畜牧業,朝鮮方面將提供勞動力、農業機械和材料。
朝俄正“要好”?朝鮮施展外交身手
跡象顯示,今年,朝鮮與俄羅斯的高層交流趨於頻繁,兩國關係持續升溫。8月中旬,普京向金正恩發去賀電,對朝鮮解放日(8月15日)表示祝賀,強調俄羅斯與朝鮮“在嚴峻的戰爭年代”結下瞭友誼。金正恩隨後回電感謝。除首腦外,俄羅斯遠東發展部部長加盧什卡訪朝、朝鮮外務相和人民武力部部長訪問俄羅斯,兩國官員交流頻繁。
有分析稱,對於“向東看”的俄羅斯而言,它希望利用朝鮮作為其加大遠東影響力的跳板。今年4月,俄羅斯宣佈免除朝鮮欠前蘇聯的100億美元債務。《俄羅斯報》10月底報導稱,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部長加盧什科表示,俄羅斯將幫助朝鮮重修約3000公裡鐵路,以換取在朝鮮開採礦?的機會。同月,俄羅斯同意向朝鮮提供5萬噸糧食援助。
韓國《中央日報》稱,朝鮮對俄羅斯的熱情也“溢於言表”,俄羅斯或將成為朝鮮外交的突破口。今年6月,朝鮮表示有望向俄企開放礦?資源開採許可,為俄方工作人員入境簽證提供便利。10月,朝鮮外務相李洙墉在訪俄期間特別指出,朝鮮將在農業領域與俄羅斯進行合作。值得註意的是,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傢在人權、經濟等問題上的對朝攻勢,朝鮮在國際舞臺上迫切希望得到俄羅斯的支持。
其實,除俄羅斯外,朝鮮還向多個國傢拋出“橄欖枝”,在外交上展現出積極姿態。11月初,朝鮮釋放瞭兩名被其扣押的美國公民。美國官員稱,朝鮮在未經協商的情況下,主動向美方表示有意釋放其公民,這可能是朝鮮在人權問題上為改善與國際社會的關係而採取的措施。日本共同社10月底稱,日朝兩國就調查被綁架日本人問題進行瞭磋商,朝鮮承諾尋找新證人,兩國協商取得瞭進展。
在向多方示好的同時,朝鮮是否對俄羅斯懷有特殊的感情,金正恩特使崔龍海的訪俄之行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金正恩與普京能否實現會談,這一系列問題有待於進一步關註。(完)